本文转载自南方都市报。
全国疫情动态趋势(截至2020年2月10日24时,图片来源新华网)湖北疫情动态数据(截至2020年2月10日24时,图片来源新华网)华大基因武汉实验室负责人、火眼实验室主任田志坚介绍,武汉及周边地区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,坚守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、社区工作人员、民警为代表的防疫工作者,都处于高感染风险工作状态下。具备每天万人份检测能力,武汉火眼实验室将为抗击疫情和防疫复工提供坚强保障 2020-02-11 21:03 · angus 由华大基因运营的新型冠状病毒应急检测实验室——火眼实验室将为湖北抗击疫情和防疫复工提供坚强保障
同时,WHO将派遣一组国际专家与中国同行合作,以增加对疫情的了解,指导全球应对工作。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进入平稳期,切勿掉以轻心 2020-02-11 09:41 · angus 现在预测该病毒是否可能达到峰值还为时过早. 世界卫生组织(WHO)于今年2月8日指出,中国每天报道的新型冠状肺炎的病例已稳定,对此,联合国卫生机构表示,这是个好消息,同时提醒到,现在预测该病毒是否可能达到峰值还为时过早。来源于:CC0 Public Domain截至2月10日24时,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638例,死亡超过1000人,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996例(浙江核减1例)。WHO总干事Tedros AdhanomGhebreyesus呼吁大家保持谨慎,因为这个趋势并未真正加速。此前,WHO宣布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(2019-nCov)认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(PHEIC),并将根据需要作必要的政策调整。
同时警示各位,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错误信息会加大医护人员工作的困难程度,这场战役困难重重,是因为我们不仅在与病毒作斗争,还在与谣言和阴谋理论家作斗争。之后,在瑞士当地时间2月5日,Tedros在WHO关于介绍2019-nCov疫情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,为进一步防止疫情在中国乃至全球蔓延和恶化,保护医疗系统较薄弱的国家,因此,启动一项耗资6.75亿美元的战略准备和应对计划(The Strategic Preparednessand Response Plan, SPRP)。而国家对于网售处方药既没有明令禁止,也不打算让其野蛮生长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前基药目录调整原则是不超过三年,上一版是2018年,所以基药目录极有可能在2020年重新调整。可以看到,线上审方在管理上进一步细化。2020-02-28 10:26 · angus 六部门联手,又一个影响医药行业的重磅政策来了。六部门发文严管企业学术推广 基药目录或于今年调整。
规范药品推广,严格管理药房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,药品耗材学术推广乱象丛生,此次《意见》明确指出,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参加涉及药品耗材推广的学术活动的管理,由企业举办或赞助的学术会议、培训项目等邀请由医疗机构统筹安排,并公示、备案备查。在这样的情形下,一批非基药药物无疑会被逐渐淘汰,尤其是未纳入国家集采以及医保目录中的非基药药物。
按照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9〕47号)规定,基药配备品种数量占比,按基层、二级、三级医疗机构分别要求不低于90%、80%、60%,业界称之为基药986。强化电子处方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。这次《意见》中提到,规范电子处方在互联网流转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管理,电子处方审核、调配、核对人员必须采取电子签名或信息系统留痕的方式,确保信息可追溯。本文转载自新浪医药新闻。
基药目录中的药品是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依据。2月26日晚间,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、财政部、人社部、国家医保局、国家药监局6部门制定的《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正式发布。这意味着决策者将医疗机构规范药品推广提上日程,一些企业举办或赞助的学术会议、培训项目等会受到院方严格管理,一定程度上会打击贪腐行为。各地要加大力度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,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+X用药模式。
另外,文件提到了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,积极参与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的药品公共采购市场。2018年,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总品种由原来的520种增至685种。
此举亦能进一步打击药房托管。去年,国家医保局发文废除基药地方增补,标志着全国统一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。
力推1+X用药模式,基药目录或于今年调整自2009年起,我国开始施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,此后基药目录制度不断完善,基药目录也在不断地调整丰富。这预示着未来医联体内也有望实现统一采购,医联体也将探索灵活的集采制度,集采模式进一步丰富。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,可见决策者禁止药房托管的决心。此次6部门发文明确,国家将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,动态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。进入了基药目录,就相当于进入了官方采购清单里。并且,优先选择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及国家医保目录药品。
另一方面,该《意见》中再次提到,坚持公立医疗机构药房的公益性,公立医疗机构不得承包、出租药房,不得向营利性企业托管药房,不得以任何形式开设营利性药店。这里面成熟的集采经验极有可能会为下一步全国集采做好铺垫,逐步形成一统之势。
在这份《意见》中提到完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供应制度,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切实做好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相关工作。如今已有公司在探索处方流转平台,处方信息共享可以进一步促进线上处方监管,而对于一些线下处方不合规的地方,通过一体化监管,相信未来处方信息会更规范,电子处方线上线下同时监管势在必行。
《意见》共有6部分,内容涉及动态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、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+X用药模式、完善药品采购制度、企业赞助学术会议要备案、规范互联网+药学服务等。分析者认为,这意味着今后各个省都会参与到集采工作中来,而当前已有这样的趋势,例如河北省对两病进行集采、福建对未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开展带量采购、湖南开展抗菌素专项采购等,随着省级集采的开展,新的药品价格洼地产生
强化电子处方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。2018年,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总品种由原来的520种增至685种。规范药品推广,严格管理药房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,药品耗材学术推广乱象丛生,此次《意见》明确指出,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参加涉及药品耗材推广的学术活动的管理,由企业举办或赞助的学术会议、培训项目等邀请由医疗机构统筹安排,并公示、备案备查。并且,优先选择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及国家医保目录药品。
日后,一旦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起来,基药目录的调整会根据临床需求来制定,时间上不再受三年之限。各地要加大力度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,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+X用药模式。
另外,该文件鼓励医疗联合体探索药品统一采购,以及合理促进在医疗联合体内共享使用。这意味着决策者将医疗机构规范药品推广提上日程,一些企业举办或赞助的学术会议、培训项目等会受到院方严格管理,一定程度上会打击贪腐行为。
这次《意见》中提到,规范电子处方在互联网流转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管理,电子处方审核、调配、核对人员必须采取电子签名或信息系统留痕的方式,确保信息可追溯。进入了基药目录,就相当于进入了官方采购清单里。
在这样的情形下,一批非基药药物无疑会被逐渐淘汰,尤其是未纳入国家集采以及医保目录中的非基药药物。从国家多次发文可以看出,全国集采制度有望从最初试点走向常态化。另外,文件提到了依托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,积极参与建设全国统一开放的药品公共采购市场。分析者认为,这意味着今后各个省都会参与到集采工作中来,而当前已有这样的趋势,例如河北省对两病进行集采、福建对未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开展带量采购、湖南开展抗菌素专项采购等,随着省级集采的开展,新的药品价格洼地产生。
去年,国家医保局发文废除基药地方增补,标志着全国统一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。规范线上审方,电子处方一体化监管随着互联网+医疗健康的发展,业界对于是否放开网售处方药展开了讨论,其中难点还是在于药师审核、安全监管等环节尚未健全完善。
按照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9〕47号)规定,基药配备品种数量占比,按基层、二级、三级医疗机构分别要求不低于90%、80%、60%,业界称之为基药986。此次6部门发文明确,国家将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,动态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。
另一方面,该《意见》中再次提到,坚持公立医疗机构药房的公益性,公立医疗机构不得承包、出租药房,不得向营利性企业托管药房,不得以任何形式开设营利性药店。并且《意见》还规定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工作,公立医疗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物流延伸服务的,应当按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向企业支付相关费用。
发布评论